---延展性思维之于统计学理论及方法在大数据时代的应用
2021年5月18日,在本次的业界论坛中,我们请来了迈容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姚兵为大家讲授了以《延展性思维之于统计学理论及方法在大数据时代应用中的思考》为主题的业界论坛。
姚兵老师是迈容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上海市人工智能学会企业智能应用技术专委会成员,杨浦区科技金融联合会会员,吉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外聘企业专家,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外聘企业专家。姚兵老师从事金融企业服务超过20年,全程参与了中国金融行业改革的20年,服务了国内11家股份制银行、80多家城市商业银行、300多家农村商业银行。见证了金融行业从手工到电子化、从电子化到系统化、从系统化到数字化、从数字化到智能化转型的全过程,他通过系统工程方法论的建设推动了多家银行的稳健快速成长。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本次论坛重点分享在未来社会发展大方向中,个体思维进行转换的方法以及统计学在大的社会进步中如何去介入、影响、推动以致最后产生巨大的影响。
首先,姚兵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延展性思维。思维决定人生的走向,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就是看个人对自己的判断和想法总结出终极目的,然后能够把思维控制到多维空间里的清晰记录的分析方法确定到位,去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因此会产生不同凡响的层次效应和等级差异的成就感。在大数据时代,我们要能够举一反三,看待问题要深入思考,不流于表面。
其次,姚兵老师总结了统计学理论及方法的基本认知。统计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极其广泛,对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应强调统计的重要性。统计学用到了大量的数学及其他学科的专业知识,应用范围几乎覆盖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在大数据时代,统计促进了社会变革,对人们的生活、事物的发展、生物的成长及人类社会智能化的进步起到了推动作用。
然后,姚兵老师介绍了大数据时代的特点。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人们对于海量数据的挖掘和运用,预示着新一波生产型增长和消费者盈余浪费的到来。全社会都在推动数字化,一切都可以转化为数字,这就是大数据时代的特征。
最后,结合个人经历与见解,姚兵老师给我们分享了自己的经验以及对未来的展望。他认为我们应该具备五种基本能力,包括沟通能力、适应能力、承受能力、资料收集能力以及整合能力,还有五种发展能力,包括解决问题能力、目标调整能力、自我安慰能力、掌控能力和应变能力。关于如何在新时代下将统计学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姚兵老师给出三个坚信,两个坚持和三个认知的总结。坚信一切都是可度量的、坚信一切都是可预测的、坚信一切都是可能的;坚持持续的研究精神、坚持理论与实践场景的结合;基础理论知识学习要广泛,花99%的精力去提升1%的可靠性,不低估任何一个维度的影响力。
会后,同学们积极提问,与老师交流互动,姚兵老师详细地解答了同学们的疑问。通过本次业界论坛,同学们对于如何将自己在学校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有了更深的理解。
供稿人:王雪 翟宏菲 吴梦琪
供图人:何申昊 王雨川